佛曲專輯/創作 -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

 上傳檔案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 > 佛曲音樂 > 佛曲專輯/創作

子類別:
慈濟 (69) 融熙居士 (222) 清淨蓮音 (13)
孟庭葦 (7) 福至心領 (12) 真善美的旋律 (11)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13) 阿彌陀佛在心間 (12) 清塵雅琴 (5)
一盞燈 (11) 海濤法師音樂 (5) 活在感恩的世界 (10)
原野三重唱 (8) 古樂心韻-靈山組曲4 (4) 度母、瑪哈嘎拉讚頌CD (2)
大寶法王 (7) 蔡可荔-悟 (7) 極樂歌系列一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4) 敬善媛 (6) 古樂心韻-靈山組曲2 (7)
古樂心韻-靈山組曲1 (5) 清淨蓮音-陶笛演奏版 (12) 心靈相契的聲音一 (7)
悟禪法音 (16) 世界啊 (7) 淨土篇 (4)
憨山大師醒世歌 (14) 古樂心韻-靈山組曲3 (6) 阿彌陀佛在心間(MTV) (15)
心靈相契的聲音二 (10) 無私的奉獻 (12) 娑婆世界-釋迦如來 (18)
華嚴組曲 (4) 暢懷法師梵唄選 (9) 極樂歌系列之二 (10)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花開篇 (10) 淨宗心靈音樂會一 (4) 頓悟的旋律 (7)
道證法師 (6)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見佛篇 (7) 淨宗心靈音樂會二 (15)
泰國法身寺 (4) 遙喚 (8) 極樂歌系列一(MTV) (10)
極樂歌系列之二(MTV) (10) 南無阿彌陀佛-經行念佛 (3) 慧燈 (10)
了凡偈語 (5) 心靈相契的聲音一(MTV) (7) 慈宗法樂二 (6)
王大川老師 (2) 妙一法師贊偈 (8) 恆德法師 (3)

排序方式: 名稱 | 大小 | 長度 | 最終類別 | 下載次數 | 推薦 | 提供者 | 日期 | 發行
  名稱大小  長度 (最終類別)下載次數推薦提供者日期

181  RX234_RHZGRL.mp3  下載 4,370 KB 4分39秒 (融熙居士)15810融熙居士2009/9/22
234.如何正觀如來  辭源/維摩詰經   曲/融熙 98.9.16
1。
欲見如來  當以何觀   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
觀佛世尊  前際不來   後際不去  今也不住
不觀色身  不觀色如   不觀色性  四蘊亦不觀
非四大起  非六根識蘊  六入無積  不在三界中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  無示無說  無名無相
非見聞覺知 於諸法無分別 不出不入  言語道斷

2。
欲見如來  當以何觀   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
觀佛世尊  三垢已離   順三脫門  同於虛空
非淨非穢  不犯不戒   觀於寂滅  也不永滅
不智不愚  不誠不欺   離眾結縛  而化眾生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  無示無說  無名無相
非見聞覺知 於諸法無分別 不出不入  言語道斷


註..讀經筆記,也與【參究本來人】歌曲,相互參看。觀佛如觀自身真心實相。

維摩詰所說經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
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
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
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
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
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
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
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
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
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
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
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第234首

182  CJ_FRKCF.mp3  下載 4,437 KB 4分44秒 (慈濟)45500小翰2007/9/4
凡人可成佛 詞:莊奴 曲:王建勛



花蓮有精舍
舍迎天下客
客來謁上人
問經亦參佛
上人語賓客
來意實可賀
經須用智求
佛在悟中得

昂首眺望無垠的太平洋
回眸四顧高聳的太魯閣
人生境界比這些更遼闊
還有什麼容不下
還有什麼捨不得

客去辭精舍
舍告天下客
心中存善念
凡人可成佛
發行單位: 慈濟

183  RX_AZCHG.mp3  下載 4,030 KB 4分18秒 (融熙居士)8240融熙居士2007/8/21
愛之船慈善會歌 曲/融熙 演唱作詞/林月娥 

愛之船上 慈悲良善 愛之船上 服務啟航
結合社會 善心人士 急難救助 甘露馨香
愛之船上 有你有我 愛之船上 福慧增長 
真誠關懷 相互禮讓 導正社會 光明安康

默默行善 不求名利 發揚菩薩的行願
娑婆本是 苦難   船上充滿希望 
人間到處 有溫暖


註..高雄愛之船慈善會,都是社會慈悲善心人士,多年來默默行善,發揚菩薩
精神,佈施關懷社會,值得大家禮敬稱讚。
  我有緣幫忙寫歌曲,也跟她們結緣,真是歡喜。此歌曲90年寫好後,
  傳唱多年,直到今天才因緣成熟,編曲灌錄,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84  AMTFZXJ10.mp3  下載 6,388 KB 4分21秒 (阿彌陀佛在心間)33850尚琪2004/9/3
夢幻人世間(伴奏音樂)
發行單位: 新加坡淨宗學會2004年 www.purelandmusic.com

185  JLG0104.wma  下載 3,933 KB 4分10秒 (極樂歌系列一)41570Amida2005/7/4
04.笑看人間 (作曲:許俊華,作詞:許俊華,演唱:王荷芳)
人生本是曇花一現 無人能改變 匆匆歲月 滄海桑田 甜酸苦辣 在所難免
常言道 人生猶如南柯一夢 無人能改變 放下所有欲望和名利 幸福就在眼前
念一聲佛號 滅一切雜念 平常心去笑看人間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 無人能改變
安貧樂道 知足常樂 有失有得 才是人生 常言道 人生仿佛命運弄人 無人能改變
腳踏實地 隨遇而安 幸福就在眼前
發行單位: www.purelandmusic.com

186  SFYQC01.mp3 14,854 KB 15分51秒 (悟禪法音)20子興2003/4/16
十方一切剎, 悟禪法音
(此曲目有版權, 取消下載連結, 請多包涵。)
發行單位:

187  JLG0108.wma  下載 5,281 KB 5分36秒 (極樂歌系列一)40580Amida2005/7/4
08.念佛 (作曲:許俊華,作詞:許俊華,演唱:柯佩磊)
念一聲阿彌陀佛 心靜如水 念兩聲阿彌陀佛 無憂無愁 念三聲阿彌陀佛 胸懷磊落
念四聲阿彌陀佛 平易近人 念五聲阿彌陀佛 反樸歸真 念六聲阿彌陀佛 樂善好施
念七聲阿彌陀佛 飲水思源 念八聲阿彌陀佛 感恩圖報 念九聲阿彌陀佛 安分守己
念十聲阿彌陀佛 有志竟成 念百聲阿彌陀佛 盡善盡美 念千聲阿彌陀佛 皆大歡喜
念萬聲阿彌陀佛 莊嚴淨土 阿彌陀佛…..
發行單位: www.purelandmusic.com

188  RX238_XZ.mp3  下載 4,685 KB 5分 (融熙居士)16190融熙居士2010/1/16
238.聖玄奘菩薩頌 詞曲/融熙居士

南無聖玄奘菩薩 南無聖玄奘菩薩
南無聖玄奘菩薩 南無聖玄奘菩薩

1.
今何故來西域行 一睹明法了義真
爛陀禮師唯識藏 後人莫要過眼輕

重教而後法尊貴 正覺乃稱菩薩人
第一義天證般若 真唯識量種智明
破邪方能真顯正  正智乃可續佛燈
八識規矩唯識論  漢藏聖教終圓成

2.
專務翻譯惜寸陰 日夜兼續立課程
三更暫眠五更起 朱點梵文旦譯經

簡釋..
1.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因有感當時中國佛法,各家說法不同,應該是經藏不足,沒有貫通。
所以發心印度取經,過程艱險,橫渡沙漠,孤登雪峰,所以常問自己【今何故來】西域之行。
只為【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你我人生的目的為何,難道只為養兒育女,生老病死嗎?
西行三年來到印度,禮拜爛陀寺戒賢菩薩僧,學習唯識經藏,終於貫通佛法次第,明了真實佛意。
古德說:【千辛萬苦出陽關,百人西去幾人還;取得真經佛法藏,後人莫要容易看】所以你我學佛者,要體會古德前賢的辛勞,體悟佛經真實義,莫要過眼輕看。
2.
重視教育而後稱老師尊貴,尊重老師而後知道法門的寶貴,有正確的契悟覺知後,才可以稱為菩薩人,證悟般若才可尊為第一義天大乘天,二乘解脫道是任孤獨,是斷除18界稱為解脫天。玄奘菩薩開無遮法會,破邪顯正,高掛【真唯識量】,折服西域論師,尊稱法師第一義天。佛陀三轉法輪唯識經藏,是般若經再增上的道種智,佛是一切智智圓滿者。
 破邪方能真正顯出真實正法,有正智正確的般若智慧,乃可續佛慧命無盡法燈,大師的著作有,八識規矩頌,成唯識論,與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大般若經等共七十五部,漢藏聖教,終於大致圓滿成就。
3.
發師留學十九年後,回到中土大唐,開始專務翻譯經藏,愛惜寸寸光陰,日夜兼續,自立課程,三更暫眠,五更就起,晚上先朱筆標點,梵文段落章節,白天次第譯經。所以你我後學當努力精勤,依教奉行,效法古聖今賢,常問自己【今何故來】娑婆之行。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89  RX116_HSXD02.wmv  下載 22,335 KB 5分38秒 (融熙居士)15910融熙居士2010/1/16
116.回小向大 MTV 詞、曲:融熙居士 91.10.23
http://mymedia.yam.com/m/2970045
1.
流浪的人兒 乘就寶船 到達了彼岸
寂靜的天空 停止的意向 不再有風浪
解脫的聖者 定慧等至 到達了彼岸
解脫的聖者 樹下宴坐 如是的思量
想當時我 所作未辦 梵行未立 修學四禪定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解脫境地
同佛一般 解脫境地 同佛一般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皆辦 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十八界滅 無餘涅槃

2.
聲聞的聖者 依法托缽 如是的思量
眾生的大恩 父母的長養 如何能回向
解脫的聖者 久滅意根 到達了化城
解脫的聖者 樹下宴坐 如是的思量
為什麼我 解脫的聖者 福慧不能 同佛一樣
金色光明面 八十種好 盡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盡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回小向大 捐棄聲聞 修菩薩乘 入佛知見
回小向大 捐棄聲聞 修菩薩乘 入佛知見

3.
解脫的聖者 回小向大 學習菩薩道
高高的寶山 紅紅的楞伽 金剛為心
解脫的聖者 活起意念 菩提道上行
學佛的聖者 五十三參 如是的增上
想現今我 十方往來 自淨其意 唯學佛乘
六度與四攝 留惑潤生 盡於未來 學習無上道
盡於未來 學習無上道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華光如來

註..自彈唱.音質差.請諒解.此歌說明.
二乗聖人*回小向大*的心情轉變.他們已伏斷一念無明.
但未與真如心相應.未與無始無明相應.因此歌發心.
而契入真如心.開悟明心.入佛知見.信有大乗菩薩道.經五十三參.方成佛..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90  RX_DZPSS.mp3  下載 7,092 KB 7分34秒 (融熙居士)16940融熙居士2004/9/3
地藏王菩薩頌 詞、曲:融熙 88.8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1.地藏菩薩大願力 隨願自在藏深密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南無地藏王菩薩 安忍不動如大地 大威神力難思議 我要緊緊跟隨你
我要緊緊跟隨你 一心歸命大慈父 發願種善根 孝順報恩修十善
大願力行 地藏菩薩悲願深 福慧莊嚴 承佛遺志代佛行 娑婆度眾生

2.一心歸命大慈父 冥陽救苦菩薩心 臨命終時聞地藏名 不墮惡道淨土往生
應化道場九華山 大權善巧地藏王 緣遍虛空隨類現 無佛世界度群生 無佛世界度群生
嗡 缽囉末鄰 陀寧娑婆訶 嗡 缽囉末鄰 陀寧娑婆訶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91  SZX01.mp3 6,164 KB 6分34秒 (悟禪法音)20子興2003/4/16
三志心, 悟禪法音
(此曲目有版權, 取消下載連結, 請多包涵。)
發行單位:

192  RX_ZMDSXXR.MP3  下載 2,670 KB 3分16秒 (融熙居士)8910融熙居士 2006/6/20
咱們都是修行人 (台語) 融熙/詞曲 慈慧寺合唱團/陳賢銘老師演唱

咱們都是 修行人  修行要 契入本願心 
不要執著 咱們的身心 不要執著 世間的名
萬相事物 皆生滅  執著非修行 靜定生慧 因緣契佛性 
活活潑潑 創造人生 建立自己 心靈工程 速成非是真
盡未來際 修行無止境

咱們都是 修行人  修行要 發菩提心 
打開心窗 接納一切境  自然自在 意識無定型
活在當下 天真應物  隨心不踰距 靜定生慧 因緣契佛性 
活活潑潑 創造人生 建立自己 心靈工程 速成非是真 
盡未來際 我是修行人

註:
1.此曲以南胡創作,是歌仔戲曲風,希望每個人建立屬於自己的修行方式,
稱為心靈工程以契入佛心。如:參佛、念佛、拜懺、讀經、持咒…等。
2.當然修行是.永無止盡.所以發願 *盡未來際 我是修行人*
3.今由慈慧寺合唱團.李燕貞老師彈奏.陳賢銘老師演唱.是合唱團的教唱曲.
發行單位: 台南鹽水慈慧寺

193  JLG0109.wmv  下載 11,630 KB 3分29秒 (極樂歌系列一(MTV))17750傳術2006/7/9
09.感恩 (作曲:許俊華,作詞:釋仁敬法師,演唱:許俊華)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 已注定將會往西方而落 當眾生相遇的那一刻 早已伏下了離別的宿命 緣起時 我們要懂得珍惜 緣滅時 更要懂得感恩 因為萬物的一切皆理所當然 其實都深藏著大地無盡的悲懷 只是無知的我們都從未發覺 原來自己一直是如此地幸福 一直是如此地被呵護 以至於失去了歡欣 以至於失去了感恩
發行單位: www.purelandmusic.com 台南市淨宗學會增加字幕與影像

194  RX_JGJ..mp3  下載 13,942 KB 39分39秒 (融熙居士)22720融熙居士2009/5/6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十方無量佛  我今發弘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1. 
如來涅槃曰 娑羅雙樹間   阿難沒憂海  悲慟不能前 
優婆初請問 經首立何言   佛教如是著  萬代古今傳
2.
空生初請問  善逝應機詶  先答云何住  次教如是修 
胎生卵濕化  咸令悲智收  若起眾生見  還同著相求
3.
檀波羅蜜(布施) 彌勒頌曰。
施門通六行  六行束三檀  資生無畏地  聲色勿相干  
二邊純莫立  中道不須安  欲覓無生處  背境向心觀
4.
尸波羅蜜(持戒) 彌勒頌曰。
尸羅得清淨  無量劫來因  妄想如怨賊  貪愛若參辰 
在欲而無欲  居塵不染塵  權於離垢地  當證法王身
5.
羼提波羅蜜(忍辱)彌勒頌曰。
忍心如幻夢  辱境若龜毛  常能修此觀  逢難轉堅牢 
無非亦無是  無下亦無高  欲滅貪瞋賊  須行智慧刀
6.
毘離耶波羅蜜(精進)彌勒頌曰。
進修名焰地  良為慧光舒  二智心中遣  三空境上祛 
無明念念滅  高下執情知  觀心如不間  何啻至無為
7.
禪波羅蜜(禪定)彌勒頌曰。
禪河隨浪淨  定水逐波清  澄神生覺性  息慮滅迷情 
遍計虛分別  由來假立名  若了依他起  無別有圓成
8.
般若波羅蜜(智慧) 彌勒頌曰。
慧燈如朗日  蘊界若乾城  明來闇便謝  無暇暫時停 
妄心猶未滅  乃見我人形  妙智圓光照  唯得一空名 
9.
三大僧祇劫  萬行具齊修  既悟無人我  長依聖道流 
二空方漸證  三昧任遨遊  創居歡喜地  常樂逐忘憂
10.
若論無相施  功德極難量  行悲濟貧乏  果報不須望 
凡夫情行劣  初且略稱揚  欲知檀貌狀  如空遍十方
11.
如來舉身相  為順世間情  恐人生斷見  權且立虛名 
假言三十二  八十也空聲  有身非覺體  無相乃真形
12.
因深果亦深  理密奧難尋  當來末法世  唯慮法將沈 
空生情未達  聞義恐難任  如能信此法  定是覺人心
13.
信根生一念  諸佛盡能知  生因於此日  證果未來時 
三代經多劫  六度久安施  薰成無漏種  方號不思議
14.
人空法亦空  二相本來同  遍計虛分別  依他礙不通 
圓成說識海  流轉若飄蓬  欲識無生忍  心外斷行蹤 
15.
有因名假號  無相乃馳名  有無無別體  無有有無形 
有無無自性  妄起有無情  有無如谷響  勿著有無聲
16. 。
渡河須用筏  到岸不須船  人法知無我  悟理詎勞筌 
中流仍被溺  誰論在二邊  有無如取一  即被污心田
17.
菩提離言說  從來無得人  須依二空理  當證法王身 
有心俱是妄  無執乃名真  若悟非非法  逍遙出六塵
18.
人法俱名執  了即二無為  菩薩能齊證  聲聞離一非 
所知煩惱障  空中無所依  常能作此觀  得聖定無疑
19.
寶滿三千界  齎持作福田  唯成有漏業  終不離人天 
持經取四句  與聖作良緣  欲入無為海  須乘般若船
20.
捨凡初至聖  煩惱漸輕微  斷除人我執  創始至無為 
緣塵及身見  今者乃知非  七返人天後  趣寂不知歸
21.
無生即無滅  無我復無人  永除煩惱障  長辭後有身 
境亡心亦滅  無復起貪瞋  無悲空有智  業然獨任真
22.
昔時稱善慧  今日號能人  看緣緣是妄  識體體非真 
法性非因果  如理不從因  謂得然燈記  寧知是舊身
23.
掃除心意地  名為淨土因  無論福與智  先且離貪瞋 
莊嚴絕能所  無我亦無人  斷常俱不染  穎脫出囂塵
24.
須彌高且大  將喻法王身  七寶齊圍遶  六度次相鄰 
四色成山相  慈悲作佛因  有形終不大  無相乃為真
25.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恒沙為比量  分為六種多  持經取四句  七寶詎能過 
法門遊歷處  供養感修羅  經中稱最勝  尊高似佛陀
26.
名中無有義  義上復無名  金剛喻真智  能破惡堅貞 
若到波羅岸  入理出迷情  智人心自覺  愚者外求聲
27.
積塵成世界  析界作微塵  界喻人天果  塵為有漏因 
塵因因不實  界果果非真  果因知是幻  逍遙自在人
28.
施命如沙數  人天業轉深  既掩菩提相  能障涅槃心 
猿猴探水月  莨菪拾花針  愛河浮更沒  苦海出還沈
29.
經中持四句  應當不離身  愚人看似妄  智者見唯真 
法性無前後  無中非故新  蘊空無實法  憑何見有人
30.
聞經深解義  心中喜且悲  昔除煩惱障  今能離所知 
遍計於先了  圓成證此時  宿乘無礙慧  方便勸人持
31.
未有無心境  曾無無境心  境忘心自滅  心滅無境心 
經中稱實相  語妙理能深  證知唯有佛  小聖詎堪任
32.
空生聞妙理  如蓬植在麻  凡流信此法  同火出蓮華 
恐人生斷見  大聖預開遮  如能離諸相  定入法王家
33.
如能發心者  應當了二邊  涅槃無有相  菩提離所緣 
無乘及乘者  人法兩俱捐  欲達真如理  應當識本源
34.
波羅稱彼岸  於中十種名  高卑緣妄識  次第為迷情 
焰裏尋求水  空中覓響聲  真如何得失  今始號圓成
35.
暴虐唯無道  時稱歌利王  逢君出遊獵  仙人橫被傷 
頻經五百代  前後極時長  承仙忍辱力  今乃證真常
36.
菩薩懷深智  何時不帶悲  投身憂虎餓  割肉恐鷹飢 
精勤三大劫  曾無一念疲  如能同此行  皆得作天師
37.
眾生與蘊界  名別體非殊  了知心似幻  迷情見有餘 
真言言不妄  實語語非空  始終無變異  性相本來如
38.。
證空便為實  執我乃成虛  非空亦非有  誰有復誰無 
對病應施藥  無病藥還祛  須依二空理  穎脫入無餘
39.
眾生及壽者  蘊上假虛名  如龜毛不實  似兔角無形 
捨身由妄識  施命為迷情  詳論福比智  不及受持經
40.
所作依他性  修成功德林  終無趣寂意  唯有濟群心 
行悲悲廣大  用智智能深  利他兼自利  小聖詎能任
41.
先身有報障  今日受持經  暫被人輕賤  轉重復還輕 
若了依他起  能除遍計情  常依般若觀  何慮不圓成
42.
空生重請問  無心為自別  欲發菩提者  當了現前因 
行悲疑似妄  用智最言真  度生權立我  證理即無人
43.
人與法相待  二相本來如  法空人是妄  人空法亦祛 
人法兩俱實  受記可非虛  一切皆如幻  誰言得有無
44.
天眼通非礙  肉眼礙非通  法眼唯觀俗  慧眼直緣空 
佛眼如千日  照異體還同  圓明法界內  無處不含容
45.
依他一念起  俱為妄所行  便分六十二  九百亂縱橫 
過去滅無滅  當來生不生  常能作此觀  真妄坦然平
46.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八十隨形好  相分三十二  應物萬般形  理中非一異 
人法兩俱遣  色心齊一棄  所以證菩提  寔由諸相離
47.
水陸同真際  飛行體一如  法中無彼此  理上豈親疏 
自他分別遣  高下執情除  了斯平等性  咸共入無餘
48.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施寶如沙數  唯成有漏因  不如無我觀  了妄乃名真 
欲證無生忍  要假離貪瞋  人法知無我  逍遙出六塵
49.
涅槃含四德  唯我契真常  齊名八自在  獨我最虛長 
非色非聲相  心識豈能量  看時不可見  悟理即形彰
50.
界塵何一異  報應亦同然  非因亦非果  誰後復誰先 
事中通一合  理則兩俱捐  欲達無生路  應當識本源
51.
如星翳燈幻  皆為喻無常  漏識修因果  誰言得久長 
危脆同泡露  如雲影電光  饒經八萬劫  終是落空亡
52.頌遍計
妄計因成執  迷繩為是蛇  心疑生闇鬼  眼病見空花 
一境雖無異  三人乃見差  了茲名不實  長馭白牛車
53.頌依他
依他非自立  必假眾緣成  日謝樹無影  燈來室乃明 
名因共業變  萬像積微生  若悟真空色  翛然去有情
54.頌圓成
相寂名亦遣  心融境亦亡  去來終莫見  語默永無方 
知入圓成理  身同法性常  證真還了俗  不廢亦津梁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95  RX_SDPSS.mp3  下載 4,283 KB 9分8秒 (融熙居士)13470融熙居士2009/6/11
十地菩薩 詞:華嚴經十地品 曲:融熙

南無十地菩薩  南無十地菩薩
我要緊緊跟隨你 趣入菩提諸地行

初地菩薩歡喜地 清淨地法教眾生
信悲慈捨無疲厭 妙行超凡入佛行

第二離垢地菩薩 十心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行十善 無量自在度群生

第三發光地菩薩 三十三天王
珍寶一切皆能捨 求法不懼難
四禪五通次第起 住此多見佛
斷諸邪惑轉清靜 正法心決定

第四焰慧地菩薩 夜摩天王
十法明門觀法界 聞法亦出家
三七道品悉善修 所護慈悲願
四攝十度皆具足 當念佛法僧

第五離勝地菩薩 清靜十心教眾生
住此多作兜率王 能摧異道諸邪見
南無十地菩薩  我要緊緊隨你

第六現前地菩薩 修行無相解脫門
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第七遠行地菩薩 十方便慧起勝行
如梵觀世超人位 超過一切二乘行

第八不動地菩薩 梵王千界主
十種聖智普觀察 得無生法忍
一念分身遍十方 三業皆止息
住於法界無所動 說法醒群生

第九善慧地菩薩 千界大梵王
隨機誨誘無厭倦 三乘化眾生
承佛神力作佛事 一切所依怙
隨其根欲悉令喜 四攝念佛明

第十法雲地菩薩 住此多作三界王
無量三眛一念得 所見諸佛亦如是
南無十地菩薩  我要緊緊隨你


網路資料..
(一) 【歡喜地】。始出凡境初登聖境,慶心內融悅情外發,故《地持論》云:「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用聞思修慧為加行智,斷凡夫我性無明,證遍滿功德檀波羅蜜增上。」

(二) 【離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離垢地,以加行智斷於諸眾生起邪行無明盡,證最勝功德戒波羅蜜為增上。

(三) 【明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明地,以加行智斷心遲苦聞思修忘失無明盡,證勝流功德忍波羅蜜為增上,自此以前三地,總修大乘三摩提(斷闡提不信習氣,障方便生死果報,云得大淨果也)。

(四) 【炎地】。定既內明發惠外照妄偽之法於前寂滅,故名炎地,以加行智斷微細煩惱,行共生身見無明盡,證無攝功德精進波羅蜜為增上。

(五) 【難勝地】。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功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以加行智斷於下乘般涅槃無明盡,證無異功德禪波羅為增上。

(六) 【現前地】。大智現前地,以加行智斷麤行相無明盡,證無染淨功德般若波羅蜜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集福德生三摩提(斷外道著我集氣障因緣生死果報,云得大樂果)。

(七) 【遠行地】。照法見空,於有不著,照空見法,於空不證,乃超越有九世二乘世間道故,名遠行地,以加行智斷細相行無明盡,證無分別功德方便波羅蜜為增上。

(八) 【不動地】。報行純熟無明無間故,名不動地,以加行智斷於無明作功用心無明盡,證不咸功德願波羅蜜為增上。

(九) 【善慧地】。色難擁已窮心滯復盡,無礙力說法成就利行故,名善慧地,以加行智斷利益眾生事不由功用無明盡,證智自在依心功德力波羅蜜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賢護三摩提(斷聲聞自利習氣障有生死果報,云得大我果)。

(十) 【法雲地】。自以取得無邊善法普益蒼生,悲覆若雲,法澤如雨,能令善根開敷道耳滋義。故《地論》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雲地,以加行智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無明盡,證業因在依心功德智波羅蜜上,此之一切地,修首楞伽三摩提(斷獨覺自愛習氣障無有生死報,云得大常果)。」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96  YZD09.mp3  下載 6,711 KB 4分33秒 (一盞燈)30510游子興2006/3/12
一盞燈專輯: 昨日己走遠, 詞曲: 馬來西亞-斯理
發行單位:

197  RX_SMSJ.wmv  下載 29,422 KB 7分25秒 (融熙居士)12080融熙居士2009/3/18
生命時機MTV 詞曲/融熙居士 拍攝演唱/林月娥

大江水 向西行  亙千古 流轉不停 
人間事 說分明  歷滄桑 誰能無生 歷滄桑 誰能無生
1. 
生命時機時時新 讓那生命更加清明 
消化經驗  學習自在安心 開發本能的覺性

紀錄生命的點滴 讓那成功烙印在心底
智慧觀照  錯誤修正 追求生命真實義 追求生命真實義

你我生長在這裡 身心要學習 靈光赫赫消磨盡 重新再開啟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2.
生命輪迴永續  涅槃是一切止息
透過禪修  觀照自我心地 端正自己癡慢疑
六道眾生 各所執  執著自以為是的靈體
進化推演  輪迴交替  醒悟人生的真諦 醒悟人生的真諦

你我生長在這裡  今生要聰利  掌握生命的時機 頓悟真理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

198  RX230_ZYM.mp3  下載 3,601 KB 3分50秒 (融熙居士)17570融熙居士2009/9/22
230.座右銘 詞/漢 崔瑗 曲/融熙 98。9。1

漢 崔瑗 ,字子玉,東漢人 本文出自『全後漢文』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介,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網路解釋..

無 道 人 之 短 , 無 說 己 之 長 。
=>不要去評論別人的缺點,不要誇耀自己的優點。

  施 人 慎 勿 念 , 受 施 慎 勿 忘 。
=>施恩惠給別人的事,千萬不要記在心裡,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可以忘記。

  世 譽 不 足 慕 , 惟 仁 為 紀 綱 。
=>世俗的虛名不值得羨幕,唯一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
  
  隱 心 而 後 動 , 謗 議 庸 何 傷 ?
=>做任何事情之前,心裡覺得不慚愧才去做,那麼別人的毀謗中傷哪有什麼妨害呢?

  無 使 名 過 實 , 守 愚 聖 所 臧 。
=>不要讓自己的虛名超過實質,並且不炫燿才華,不賣弄聰明,這才是聖人所稱道的。

  在 涅 貴 不 緇 , 曖 曖 內 含 光 。
=>處在淤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這個環境所污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
不求表面的虛榮,只求充實的內在。

  柔 弱 生 之 徒 , 老 氏 誡 剛 強 。
=>柔弱者因為具有韌性,所以不容易被摧折,是適合生存的一類。老子知
  道剛強容易被折毀,不如柔弱者容易生存,所以他以剛強為誡,勉勵自
  己要做柔弱的人。

  行 行 鄙 夫 介 , 悠 悠 故 難 量 。
=>見識越淺薄的人,老是越想表現出剛強的樣子。待人處世,只有閒靜不
  與其他人爭奪,他成功的機會才會無所限量。

  慎 言 節 飲 食 , 知 足 勝 不 祥 。
=>說話的時候要謹慎,飲食要節制,一個人知道滿足而不貪心,就可以避
  免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行 之 苟 有 恆 , 久 久 自 芬 芳 。
=>如果遵照著這個座右銘,持之以恆的實行,日子久了之後,才德自然會
  散發出來,有如花香的四播。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第230首

199  RX225_FFSZWJ.mp3  下載 6,184 KB 6分35秒 (融熙居士)16100融熙居士2009/9/22
225.佛法三轉五教歌 融熙/詞曲 鄭圓慧/古箏

1。
世尊證佛本不說 唯恐凡夫毀謗多
梵天請法擯沉默 三轉五教視因由-融熙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盤共八載-北宋孤山

2。
佛教小始終頓圓 先說成佛頓華嚴
初轉小教阿含經 二轉般若始證真
三轉終教如來藏 一切種智唯識經
開權顯實一佛乘 收圓法華涅槃經

3。
佛陀示滅雙樹間 定性隨意般涅槃
迦葉須彌敲銅椎 當報佛恩入滅緩
七葉窟前千羅漢 結集法藏四阿含
阿難經論優婆律 佛教三藏古今傳--(大智度論)

4。
上座部後一切有 法有我無是為真
俗妄真實出世部 滅盡五蘊出世間
大眾部後起論諍 斷見常見與二邊
三寶一味覺正淨 八不中道要奉行

5。
佛所行處是大乘 三乘皆是佛說經
莫要盲從隨瞎說 謗經果報地獄行
皈依二乘斷我見 皈依禪門悟真心
藏通別圓次第進 三大僧劫証佛身

註。。簡單解釋
1。
世尊證佛本不說 唯恐凡夫毀謗多
梵天請法擯沉默 三轉五教視因由-融熙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盤共八載-北宋孤山智圓法師
2。
佛陀教法,依照華嚴宗判教分為小始終頓圓,佛陀證佛後21天內,先向天人等七處八會
說華嚴經,頓說五十三參成佛之道,然後觀因緣,初轉法輪小教阿含經藏十二年,世間已
經具有能,知苦斷集修道證滅的阿羅漢,接著二轉法輪二十二年般若談,讓阿羅漢與菩薩
等,知道入涅槃的金剛真心,是眾生本來具有的,也確實可以開始第一次證悟真心,依著
真心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得三賢位的智慧,漸斷無明渡苦厄,接著為讓菩薩們證悟種
智,故三轉終教說如來藏,一切種智唯識經,最後開權顯實,五乘同歸一佛乘,收圓法華
涅槃經。

3。
佛陀示滅雙樹間,定性聲聞隨意在山林水邊入滅般涅槃,大迦葉思維佛陀正法,當結集經
藏,正法才可久住,故而飛昇到須彌山頂,敲撾銅揵椎而說,當報佛恩莫入涅槃,進而在
七葉窟前招集千名羅漢,結集法藏四阿含等,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與論藏,由優婆離尊者
律藏,所以以佛教三藏方得古今流傳。

4。
佛陀入滅後,分為證果上座部與改革派大眾部,上座部與其後的一切有部都是,主張法有
我無是符合為真實佛法,三法印精隨,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與其後主張俗妄
真實的出世部,都能滅盡五蘊身心而出世間只剩下本識獨自存在。稱為入涅槃。
大眾部後起論諍,皆偏執斷見或常見或同時斷常二邊,三寶原是一味覺正淨,符合八不中道,你我學子要依教奉行。

5。附佛外道獅子蟲 惡魔變身作沙門
佛藏經說末法時期。附佛外道橫行如獅子蟲食獅子身,惡魔天魔變身作沙門,破壞佛陀正法,你我學人要注意。

6。
佛所行處是大乘,佛入滅後沒有阿羅漢敢僭越自稱佛。羅漢集結阿含藏經後,文殊普賢彌
勒維摩詰等菩薩們,也集結大乘經藏。
所以三乘皆是佛說經,你我莫要盲從隨瞎說,隨順他人亂說,大乘非佛說,此是謗經果報
是地獄業行,你我當謹記慎言。
要皈依二乘斷除我見,證得初果須陀洹,進而皈依教外別傳的禪門契悟真如心,依著佛說
藏通別圓次第前進,經三大僧劫得証佛身。

融熙居士 敬上
發行單位: 佛音樂雲工作室.第225首

200  CKLW_MFLHGSY.mp3  下載 6,888 KB 7分21秒 (蔡可荔-悟)64990觀自在2004/11/25
01.妙法蓮花觀世音

1 禮拜讚頌觀世音,願我速斷貪嗔痴。心無掛礙無掛礙,萬裡夜空見月明。我仗大悲願望力,奉獻香華燈水果。盼望修到蓮花開,花開見佛悟無生。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2 觀音菩薩妙難思,救渡眾生出愛河,頂戴華冠無量壽,口中常念陀羅尼。左手執持八德水,右手捻來楊柳枝,若人稱 念觀世音,火坑變做白蓮池。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3 觀音宏誓深如海,百千萬劫不思議,倒駕慈航為眾生,大威神力助有情,妙法蓮花觀世音,苦海指點度迷津,能救世 間諸苦難,宏揚佛法在人間。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4 千手千眼觀世音,具足神通廣大力,慈眼平等視眾生,十方諸國皆顯身,大慈大悲觀世音,願平眾生業障深,手洒甘 露降法雨,滅盡眾生煩惱業。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5 一枝楊柳手中持,二朵蓮花足下生,三生調御慈悲主,四大部洲常應供,五濁惡世除熱惱,六道輪回度有情,七珍池內金波起,八功德水洒乾坤。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6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凈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7 十二大願誓宏深,楊枝凈水洒三千,慈光普明照世間,度盡凡塵有緣人。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儀慈嚴,眾等至心皈命禮。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8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南無大悲觀世音,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 悲觀世音,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啊,大悲啊,觀世音菩薩
發行單位:

<  上一頁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36  下一頁  >   共: 719 筆